韩东

八十年代的氛围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刮起文学热,大家都搞文学,都读小说。在那时候,年轻人的玩具很少,文学这个东西成本也不高,甚至说不需要任何成本,所以稍有一点叛逆想法的年轻人,稍有一点对自身生活有不满的年轻人,想超越平凡的,或者稍微有精神追求年轻人,很自然地,他就会开始接触文学创作,我们当时就处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电影相比于文学,热潮来得要晚一点,九十年代才流行起DVD,对不对?因为电影无论从技术难度还是从成本上,肯定跟文学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八十年代,我个人所体验到的文学氛围,就是每一所大学、中学甚至工厂的车间里面,都有文学社团,实际上就是一种“全民文学热”,大家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在那样的情况下依然形成了一种热烈的氛围。那么后来更多的选择出现了,更有抱负的年轻人可能就去玩电影、玩音乐了,因为它们是有一定的成本和门槛的。

当时我和一些朋友,我们自己搞了一个文学社团,做了一本叫《他们》的杂志。《他们》收集了全国各地作者的作品,有云南的、有北京的,还有更多地方的作者,聊得不错,我们就会通信,大家认识之后在一起做杂志。其实这种经历我会很有感触,你看我们这一代人,我们这代人中的一位导演,就说张艺谋导演吧,他属于是第五代导演,这些导演们也完全了解文学的重要性。

他们所拍摄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对小说的改编,所以小说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他们来讲非常重要,八十年代的文学作品与第五代导演最好的作品是相互成就的。但是后来比他们年轻一些的导演,就有所不同。

像贾樟柯,他自己在写小说,他自己就是一个文学青年,他也发表过小说,他拍摄的作品都来自于他自己的原创剧本。包括王超导演你的电影作品,除了这一部(《孔秀》)之外,其他的全部是自己编剧,我们这一代的写小说的人也一样。有人后来也去做电影,不仅是做编剧,也能做导演,所以这种文学和电影的关系,在我看来,和八十年代的前几年还是有变化的,它们曾经是一种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后来就演化成了一个混合的、互相渗透的关系。电影和文学的这种非常深入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

一个好的导演,他要具有文学的修养和浸润。像北岛老师说,他通过电影来写诗,就是电影和文学互相学习的一种体现。那么实际上,现在很多的小说作品,都从电影当中吸收了灵感,甚至比从现实世界中吸收得还要多。

上下滑动观看韩东老师详细发言

王超

我记得我们在1998年,在成都的一个有关电影文学的会议上,文学评论家王干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他说:“五十年代的那帮作家们,他们的文学资源可能是俄国文学书籍,而新一代作家(活跃于2000年前后的作家),他们的文学资源是DVD。”因为我当时看了很多的DVD碟片,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似乎我也是这样的情况。尽管那会儿我看的国内小说不多,也觉得它们的情节相当复杂,但我能感觉到,这些小说作品的叙事动力好像似曾相识,往往都会和我看过的某部电影相似。

所以我产生了一个思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量的世界电影名作被制作成DVD碟片面世的时候,对当时的小说家有什么样的影响?

韩东

肯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在译制片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先引入的是以书籍为主的外国文学的翻译作品,比如大量的翻译小说。我们这一代人,当DVD碟片被引进国内的时候,那就真是日以继夜地去看电影。

王超

从阅片量来讲,好多作家都不亚于我,是这样子。

韩东

那么这种“看”电影的方式,除了是一种单纯的视觉欣赏,我认为也有很多养料可供汲取。现在的世界范围内的,当下的小说写作,就更接近于电影的创作模式。托尔斯泰时代的那种写法,跟影视是没有关系的,在我们今天看来,19世纪的俄国小说家们无疑是一座里程碑,但是在我看来,从阅读的习惯和需要的直接性来说,这种写法显得过于庞大或者过于啰嗦了。

实际上,人不断地向影视在学习,影视也在影响着现实,现实也在影响着影视。那么写作者作为一种需要用文字做工作的职业,他们也必须向影视学习,在这样一个文化的艺术的环境里,它必然是这样。

王超

曹恺老师,你来说说这个问题吧。你就更有发言权了,你通过接触实验影片,进入了艺术电影的领域,而且你也是中国很好的一个艺术电影的展览的创始人,你亲历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艺术电影的发展,你有什么别样的回忆吗?

二、电影的“新浪潮运动”

2024 iliulians.cn 冀ICP备200147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