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我来讲是一种极致性的考验,也是某种程度上具有实验性的尝试。
我经常跟团队说,如果你给自己在设定上舒服了,那观众就不舒服。
如果你给自己出难题,当你解决这个难题的时候,观众就看爽了。写剧本初期的时候,我是给自己要加上很多限制的。比如说我会限定空间反转、会确定俩人的关系、还不准使用道具。
只有把自己逼到墙角之后,最后的解决办法才会让观众眼前一亮。
可以说,这也是对我自己的叙事理论、叙事方法论最极致的一次体现。
酷读电影:您曾经多次谈到您的“叙事动力学”,在这种结构的推演下,类型片的创作会无比理性且严谨,而这次的悬疑片,在传统概念中似乎更需要想象力,您是如何平衡这种想象力与理性的呢?
我并不认为想象力和理性是矛盾的。
理性和感性在低维度上是有所冲突的,但是在更高维度上,是可以协调的,理性和想象力就更加不矛盾了。
比如我们熟知的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他就是极端理性的人。说他是科学家也不为过。但是他的想象力是极其宏阔,又极其令人赞赏的。
包括卡尔萨根,他也是个科学家,但他又是一个科幻作家,想象力也是非常强。
乃至我们的刘慈欣,也是一个极度理性的工程师,同时他的想象力是世界一流的水准。
想象力和理性之间完全不冲突。我的叙事动力学实际上就是在强调这些,我希望能够把更多的想象力去适应这套方法论。
酷读电影:目前的演员阵容是如何确定的,有什么选角上的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
如果一个超级制作的天花板级电影要等到剧本完全出炉之后再去考虑选角,那我认为就是一个半失败状态了。
实际上我们在剧本阶段就已经有了对角色的认知,所以这回有人问我说,你觉得对这次创作最满意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很早就做了关于演员的商业要素、政治情怀等等的精准考量和设计。
举个例子,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个比较大的档期,在商业上呈现一个相对优秀的票房。
那我们会考虑到,一个顶级演员是不够的,我们现在要多个顶级。
但是要把他们放在一个片子里,难度非常高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剧本层面,我们需要精准地把握这种比例,不能让一个人被另一个人的光芒遮蔽了。
我们努力地在做这件事,所以你现在最终按剧本和影片可以看到,这两个人物,从戏份、从性格、从互相冲突,从戏剧动作的发出等等,完全是各占半壁江山,没有任何互相遮蔽的。
酷读电影:所以可以理解为其实在剧本创作初期的时候,就已经在筛选演员,等到剧本创作完成之后,其实演员也基本上尘埃落定了?
2024 iliulians.cn 冀ICP备2001471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