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之下,这部剧终于杀青了。

他很有可能会成为继古月之后扮演毛主席的最佳特型演员

当然,王立宪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外形优势而沾沾自喜,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戏痴”,为了表演他能够奉献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愿意细心耐心的琢磨自己的戏份和角色。

对于王立宪的毛主席情结,王立宪的好友最有发言权,王立宪真的是一个“细节控”,因为毛主席的生日是十二月二十六日,所以他的车号都是二二六结尾的,王立宪本人和毛主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体重都是一米八二,体重皆处于90公斤以上,他们都出生在农家,在家中排行老三……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毛主席,王立宪研究了所有毛主席的著作,将反映毛主席的影视剧也都过了一遍,就连和毛主席相关的传记都没有放过。

为了成功塑造毛主席,王立宪临摹了毛主席的书法,对着毛主席大量的照片进行学习归纳和总结,在保证和毛主席形似的同时,他还要保证和毛主席神似,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出神入化、以假乱真。

一次,王立宪前往韶山冲,他模仿着毛主席的乡音,对着群众们高声呼喊一句:“同志们辛苦了。”韶山冲的百姓们见此全场欢呼,口中还不断的呼喊着“万岁。”此情此景像极了当年毛主席回韶山冲时的场面。

和荧幕上毛主席的形象不同,这部《毛泽东身边的故事》更倾向于生活化的毛主席,大家看到的不再是那个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毛主席,而是更加细致入微、平易近人的伟人形象,正因如此,想要扮演好这一角色,需要付出的努力更甚。

当然,在拍摄现场还出现过让王立宪终身难忘的场面。在剧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毛主席勤务员的大青马把一个偷吃黑豆的小孩的耳朵给咬掉了,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于心不安,所以跑去窑洞去探望了这个小孩的80多岁的老奶奶。

饰演这位老奶奶的乃是一名八十多岁的群众演员,当“毛主席”走进窑洞的那一刻,老人佝偻着的背部直接直了起来,等“毛主席”走近之后,她猛地扑了过来,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一瞬间泪流满面,这份情绪根本就不需要酝酿。

再回忆起这个场面,王立宪的情绪依旧非常的激动,从老人的身上,王立宪感受到了老区人民对于毛主席的深切情谊,这些都深深地触动着王立宪,也让他更加激励自己,一定要将毛主席演好。

在老区人民的身上,王立宪多次感受到他们对于毛主席发自内心的热爱。

在一场戏里面,毛主席回窑洞看望一位老大娘,随后主动将自己的棉大衣送给对方。原本是很简单的情节,但是,王立宪走进窑洞,那位扮演大娘的群众演员就直接激动的哭了,王立宪也手足无措,心头发堵,他不敢在现场多待一分一秒。

开拍之后,根据剧本,大娘需要收下毛主席送来的棉大衣,但是,那位大娘已经深深地沉浸在戏份之中,已经分不清真实和虚幻,毛主席往她的怀里送,她往外面推,说什么都不收下,固执至极,或许,在大娘的心目中,若是自己收下棉衣,毛主席可能会没得穿。

这样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进度根本没有办法推下去,导演看着显示器急得团团转,演员入戏固然很好,但是,他们再你推我让下去,这场戏猴年马月才能完了。最后还是工作人员上前打断他们,让大娘赶紧收下,手动推动了进度,这件棉大衣终于还是送了出去。

在结算劳务费的时候,这位大娘又作出了让大家大吃一惊的行动,她坚决不收取劳务费,理由是:“拍毛主席的戏,饿(我)哪能要钱!”

王立宪在这部剧里的心血得到了导演郭法曾的认可,郭法曾我们都认识,他是刘少奇的特型演员,在他看来,若是王立宪再多加打磨,他很有可能会成为继古月之后扮演毛主席的最佳特型演员。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这部剧上演之前,王立宪出了意外。

2006年12月2日,在台湾南投县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载着19名大连游客的旅游巴士翻车了,车上的5名大连人和一位台湾导游当场死亡,这五个人中就包括王立宪。

倘若王立宪没有出事,我们一定能在荧幕上看到他更多身影,在盘点毛主席的优质特型演员时,他势必会有一席之地,毕竟他达到了形神兼备,多年过去,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王立宪。

 

2024 iliulians.cn 冀ICP备20014711号-3